欢迎来到湘菜人微报!

认证

大V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观点评论 >
    餐厅花200万玩一趟“品牌升级”,究竟值不值?
    发布日期:2025-06-17 14:50:33 阅读1190次

作者丨鱼头

尊重原创,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


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“小米花了200万做了个新Logo”的新闻?当年,这场品牌形象的升级焕新,让小米成为网友们调侃的对象:雷军这是被骗钱了吧?


200万对于小米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大钱,但对于一家面积三五百平的餐厅来说,是一笔能从里到外焕新一遍的“升级资金”。营业一段时间的餐厅,花上一笔钱来进行一场“品牌升级”,是多数餐饮老板们会做的事。


“开业三年了,桌椅、餐具都有破损,装修也灰扑扑的,该装修升级了。” “在顾客看得见的地方,花点钱打造一下,要不然店里收入怎么都上不去。” “生意不好了,给店名和品牌logo换个设计,给顾客来点新鲜感。”


于是乎,你决定投入重金,给餐厅换换门脸,翻新一下装修,把灯光、器皿、设备都换换新,再加上几棵盆栽、几盏彩色的灯,也就算完成了。


但很抱歉,你这个叫旧物改造,不叫品牌升级。


你很可能掉进了“品牌升级”的三大误区。


认为“升级=翻新”


正如前文所言,餐厅里东西旧了、看腻了、风格过时了,认为斥巨资添点新设备、换个Logo、更改视觉风格,重做店面装修就是品牌升级的全部,于是花重金找来团队,叮嘱他们一切改变要看起来“有高级感”“要时髦”“要适合年轻人打卡”。


而实际上是,钱是花出去了,却没办法获得预期的收益。毕竟花大价钱做改变,要么是为了吸引更多客人,要么是为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一定的消费档次。


过于重视这件“外衣”,而不是与之匹配地在产品、服务、管理等方面也进行提升,很可能会让顾客产生落差感。


老顾客们觉得“变贵了”“变味了”,而被“高级感”“新鲜感”所吸引的新顾客们,很快也会发现体验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。


你花大价钱做的翻新,在发挥了短暂的作用之后,又会被淹没偌大的市场中,这显然是一件很没有性价比的事。


认为“升级=高端”


有很多餐饮人会认为,既然是给品牌搞“升级”,不来点复杂的设计、华丽的装修、昂贵的食材,怎么能跟之前的区别开来?既然钱花了,当然得花的值!


但他们可能忘记了, 升级的核心,其实是是更好地满足目标顾客的核心需求,并创造他们愿意为之付费的增量价值。


而老板们理解的“高端”,在老顾客眼里,很有可能是“涨价的借口”,伤害了他们的信任,新的顾客又未必买账,可谓两边不讨好。


认为“升级=救星”


餐饮生意不好做,餐饮老板们想到要用“品牌升级”作为一种餐饮企业突围的方式:或许改变一下,就能有所转变?


但可惜的是,“品牌升级”只是一种营销概念,它是一条探索品牌发展可能性之路的“起点”,而非结果;若寄希望用这种方式救企业于水火之中,不仅不能改变困境,反而还会加重餐饮老板们的“焦虑”:


当你真的掏空了脑子里的想法,投入200万和一个月的时间来将原有的“田园生活”升级为“怀旧大食堂”,顾客却抱怨“米饭硬的硌牙齿”,又该怎么办?


“品牌升级”三问: 为什么?什么时候?怎么做?


首先要明白的道理是,“品牌升级”并不是什么餐饮企业的“特效药”,而是一场企业在审美、理念、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提升。


在盲目投入之前,先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做“品牌升级”。橙为品牌咨询吴海燕在接受湘菜人微报采访时用聚味瞿记、吴师兄等品牌的成功案例说到:只有想清楚“你是谁”,你升级的目的是什么,你未来的目标是什么,才能真正做到“有效升级”。



是要做区域“老大”,还是要走出地域发展? 是要做地标性美食,还是要做稀缺的“店王”? 是要做顾客的日常生意,还是要做节假日的激情消费?


想清楚了“为什么”之后,“什么时候”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。


若你的目标是“全国性的头部品牌”,那么当你最初的若干门店在站稳脚跟后,就需要着手此问题。


若你想要做的是外地游客“打卡”型消费的门店和品牌,但你发现目标顾客与预期不符时,就需要立即进行升级调整。


若你想要发展的是以省、市或某类似的饮食习惯为区域单位的市场,那么当你的门店从发展至四、五家后,需要更强的品牌内核来支撑,此时就是你进行品牌升级的最佳时机。



在走出地域发展时,刘建华就曾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。尽管在他的带领下,相聚非常味道、花瑶记忆等多个餐饮品牌都在邵阳本地有着重要的地位,但他的需求是推广邵阳地方特色菜,而非急着进行门店扩张,于是他的选择是将更能体现民俗风情的花瑶记忆为重点品牌,并将包容性更强的长沙作为首个落地城市;而他并没有“照搬”,而是采取与长沙本地特色结合的方式,才真正让这个品牌在长沙扎下根来。


而你思考的这个过程,就是“怎么做”。从目标定位到战略调整,最后才到落地实施,也就是用理念统一、视觉调整、菜品结构调整、文化植入等方面来进行匹配。


——即使做完这些,你已经用掉一个、甚至多个“200万”,也千万别以为可以就此万事大吉。


一次成功的品牌升级,不是“一次性投入”,也不能完全依靠决策者和策划人“拍脑袋”谋划,还需要根据反馈及时优化、调整运营,才能真正将作用发挥至最大,让这“200万”花得值得。


分享 阅读1190次

发表评论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

推荐资讯
首页 大V 消息 我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