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重原创,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
动物生长在野外,就真的更好吃、营养吗?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认知里,对野生的美味迷信就从未停止过。若不是因为疫情的影响,恐怕还有很大一批野生动物是要遭殃的。
“野生的环境好,无污染”是真的吗?
在纯天然的环境中生长的野生动物,就真的没有污染吗?其实也未必。人们认知里的无污染,不过是无人类产生的“化学污染”“工业污染”等,但除此之外,动物本身所携带病毒和细菌,以及不合理的数量产生的粪便等,都可以说对环境是一种污染。福寿螺的入侵历历在目,他的繁殖速度令人头疼脑热,说是对田间的污染也不为过。
所以,绝对“无污染”几乎就是一种纯主观臆想。在传统的认知里,似乎“野生”就意味着天然的草原、茂密的森林、白净的水域、广阔的天空,但在这些美好的环境背后,每一个陌生的野生动物个体,都有可能是未知病毒集中营,也许还有大量寄生虫。即使并不食用它,在接触和宰杀的过程中,这些危险也有可能打破物种的界限,传播给人类。
对比下来,科学养殖的动物就安全多了。不仅环境、饲料可控、可溯源,最关键是,在漫长的养殖经验的积累下,即使曾经有风险也已经基本摸清并且有处理能力,更不会像捕杀野生动物一样破坏生态链。
“野外吃得好,所以更营养,也更好吃”靠谱吗?
吃青草或靠自行捕食,喝的山泉水……听起来是动物的幸福生活?但实际上,野生动物所含的营养,养殖的动物一样基本都有。况且野生动物在外觅食求生,饮食极其不规律,其营养成分是否能得到保证还很难说;尽管为了适应环境,大多数存活情况较好的野生动物都拥有较强的免疫力,但对于人来说,吃下这些免疫力强的动物并不会代表人身体的免疫力就会直接增加,还是得有更为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营养均衡——退一万步来说,即使野生动物本身在营养方面有优势,在巨大的风险面前,那多出来一点点好处,或许还远不如多吃一只鸡蛋、一块牛肉来得靠谱。
至于所谓“好吃”“口感更好”,其实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就拿这只香辣口味的龟来说,汤汁浓郁鲜香,肉质紧实,除了得益于南县这块洞庭湖水域的好地,更依靠养殖人徐和平的生态养殖方式,一方面水稻的湿地环境适应龟鳖生长,另一方面又利用蚯蚓、龟鳖改善土壤环境,促进农作物生长。就水产动物来说,只要注意提升水质,控制养殖密度和产量,提高饲料的品质,实际与野生的口味也并无过大差异。
在合理控制饮食、环境等养殖的动物面前,那些执着于“靠天吃饭”的野生动物更有口味优势的人,倒更像是为了满足自己独特的小众优越感。
以现下的养殖技术和经验来看,人们对于野生的迷信足以被打破。生长在野外的动物未必好吃,但养殖的一定安全,再说了,养殖的方式也是不断改进的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