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丨鱼头
尊重原创,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
餐饮这些年的日子不好过。曾几何时,在餐饮界可谓传奇般存在的湘鄂情,在2020年也关闭了上海的最后一家店;受经济下行的影响,别说餐饮想要“闯”高端不容易,而那些原本就“身处高位”的大品牌们也纷纷“放下身段”开始探索新路线,推出性价比至上的子品牌或业务。七块钱的海底捞早餐、十五块钱的海底捞盒饭,就连连锁巨头肯德基、麦当劳都以6元早餐来培养顾客的消费习惯。
性价比≠低价
与过去一味追求低价的“价格战”不同,餐饮性价比路线重点在于“比”,意为值得。消费者回归理智,但并不是不愿意花钱,而是在意是否能用同等的价格换来与之匹配的消费体验。
相比于喜茶、星巴克,蜜雪冰城的口味或许不够好,但清晰的定价,却能让消费者心服口服,甚至还要主动夸上一句“划算”。
如何做好“性价比”
店的定位不同,在追求“性价比”时的取舍也各不相同。对于社区餐饮来说,好吃、能够日常消费得起,就是高性价比;对于写字楼附近的快餐,上菜速度或许才是重中之重;而对于大小型宴请来说,环境和服务更偏重些……对于不同业态的餐饮来说,性价比都是一把尺子,用以衡量经营重点和价格的比例是否对等。
该如何做呢?我们不妨从那些典型的案例学学经验。
萨莉亚意式餐厅在中国有300多家门店,就是以平价西餐著称。他是如何把西餐的消费做成“沙县小吃”的?其实像这样的连锁品牌,除了依靠强有力的供应链之外,主要可以通过中央厨房模式,节约后厨面积、加快上菜速度、提高翻台率,以此降低成本,以达到降低价格的作用。
而萨莉亚意式餐厅甚至在门店选择上也极其“抠门”,他们会去把那些做不下去的店盘下来,换个招牌继续营业,沿用之前的装修风格和硬件设备。
通过精简产品结构,也同样能在不降低品质的情况下,将人均消费控制在合理范围内。例如费大厨辣椒炒肉,加上所有的点心、饮品,其产品也不过“一张纸菜单”。更简单的产品结构,不光降低了管理难度和食材浪费,也能更好地控制出品。
当然,没有一套方法是适合每一个人的,学会准确把握时势做出调整,是现代餐饮人必备的素质。
毕竟极致性价比的背后,考验的是餐饮管理者更强的把控能力。